“泪”是否还驻留人间?
▼
茶人之“泪”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最后的茶会之后,用白竹做了一把称作“泪”的茶勺,送给最后陪伴他的弟子古田织部。“泪”勺柄中央的凹槽深陷,勺节高耸,背面被削去大半,呈弓形,即为“蚁腰”。勺身整体偏薄,姿态端正优雅。
古田织部在装这柄茶勺的竹筒上开了一扇四方形的小窗,据传他以此代替灵位来祭拜尊师。无须考据“泪”是否还驻留人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还有如泪一般的茶心,会在每一位茶人的内心回荡。
竹茶勺,名“泪” ,千利休制。桃山时代·十六世纪 勺长16.8厘米 现藏于德川美术馆。我们将“泪”扫描出来,用它做了这本《茶书》的内封。
《茶书》在中国已经有了几个中文译本,小众社+读库这一版本的译者谷泉老师,希望自己的译本从根本上、本质上解释茶为什么有文化,为什么有力量,为什么那么深入人心。
《茶书》之答
《茶书》作者冈仓天心。
1906年,四十三岁的冈仓天心开始写作《茶书》。他所处的时代,福泽谕吉提出了“脱亚入欧”,得到了日本人的积极响应。但是冈仓天心一直强调亚洲文化的一体性,将亚洲的文明抽象为“爱与和平“。所以他写下这本书,也是向世界发出的呐喊。在这一百年里,茶对日本乃至亚洲影响至深。而这种力量只是通过一杯茶体现出来的。
《茶书》分七个章节:杯水之情,茶的流派,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茶人。几年前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极力推荐这本小书,只见他忍不住地沉浸其中,念上一段又一段。我试图克制地从谷泉译本节选出一段文字。带你领略这百年前优美的、沁人心脾的、深邃的魅力。
茶中滋味,有种微妙的魅力,使其超出凡俗,引人入胜。早在1771年,《旁观者》一书中就写道:“诚挚地向有良好生活规律的家庭,推荐我的想法——每个早上花一小时享用茶、面包和黄油,同时热切建议,预订本刊作为茶点的最佳伴侣。”塞缪尔· 约翰逊曾这样描述自己:“一个顽固而且无耻的饮茶者,二十年来必须依靠这种神奇的植物才能消化食物;他用茶消遣午后,慰藉长夜,迎来黎明。”
在这个时刻,抿一口茶,午后的阳光照进竹林,泉水欢腾跳跃,松涛阵阵应和着水沸的声音。就让我们沉浸在短暂的梦境里,徘徊在美丽的愚笨之中吧。
在日本茶的仪式里,茶的理想达到极致。我们成功地在1281年抵挡住了蒙古的进犯,使中国由于游牧民族侵入而断绝的宋代文化,得以在日本传承下来。茶之于我们,不只是一种饮品的理想形式,而是一种以生之艺术为信仰的宗教。茶已经由一种饮物变成一个理由,使我们能藉由它,去崇拜纯粹与完美,是一个主客携手,共同创造尘世至美的神圣仪式。茶室是沉寂、荒芜中的一块绿洲。疲惫的旅行者在此地相聚,饮下艺术鉴赏的甘泉。仪式是即兴的,情节由茶、花和绘画交织而成。没有一种颜色破坏茶室的色调,没有一丝声音毁坏事物的韵律,没有一个举止强加于和谐,没有一句话改变周遭的统一,所有行动都进行得单纯而自然——这就是茶仪式的目的。不可思议的是,它常常是成功的。一个微妙的哲理隐藏其后——茶道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鼎盛时,太阁的将军们在得胜归来论功行赏时,宁愿要珍贵的艺术品作为封赏,而不是一大片土地。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便是以宝物失而复得为主题。例如一出剧中,保存有雪村《达摩像》的细川侯宫殿,由于值班武士的疏忽而惨遭大火。闯祸的武士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这幅杰作。他冲进火场,卷好画轴,却发现出路已被大火吞没。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保全画作,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他用佩刀割开肚子,扯下自己千疮百孔的衣袖,将画包好后,塞进撕裂的伤口。火灭之后,灰烬中余下一具半焦的尸体,保护着完好无缺的画作。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除了体现忠诚武士的牺牲精神,更说明了我们对艺术杰作是何等的珍视。
若是在晚冬时节进入一间茶室,你可能会看到纤弱的山樱,配着一枝含苞待放的茶花,那是冬天离去的足音和春天到来的回响。此外,如果在炎炎夏日走进一间茶室,你可能会注意到在壁龛幽暗阴凉的角落里孤悬着一瓶百合,含露欲滴,仿佛在轻笑人生的愚昧。
单是花儿的独奏,已经很有意思了,再加上绘画和雕塑的协奏,则更加使人着迷。石州曾经把水草置于浅盘,以其象征湖泊沼泽的植物,并以一幅相阿弥野鸭群飞的画轴挂于其上,遥相呼应。另外一位茶人绍巴,把一首描写海边孤寂之美的诗,一个形似渔家茅屋的青铜香炉,还有一些岸边野花,搭配在一起。根据当时一位客人的记载,他从中感受到了晚秋的萧瑟气息。
花的故事数之不尽,再多一个也无妨。16世纪时,牵牛花在日本还是罕见之物。利休在自己的庭院里种满了牵牛花,并且悉心呵护。消息传到太阁耳里,自然想去参观。利休因此邀请太阁到自己的庭院喝早茶。太阁在约定的时间步入庭院,却看不到任何花的痕迹,只有平整的地面,铺着上好的石子和沙子。太阁压着怒气进入茶室,迎接他的景象却让怒火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见壁龛上,一尊罕见而精美的宋代铜器里,插着一朵牵牛花——那整个花园的女王!
只有与美同生的人,才能与美同死。那些茶人最后的时刻,同他们的生命轨迹一样,充盈着极度的美感。永远寻求与宇宙万物保持和谐的他们,早已准备好迈入未知的世界。利休最后的茶,将永远占据悲剧的最高点。
太阁秀吉虽然与利休有着长久的友谊,并且对这位茶人尊重有加。但是,与暴君的友谊,一直是种危险的荣耀。利休不是卑躬屈膝的弄臣,并不惮于顶撞这位性格残暴的赞助人。有人向秀吉密告,这位茶人将向他奉上一碗亲手制作的绿色饮料,里面下了致命的毒药。秀吉的疑心,已经足够作为判处极刑的理由。而愤怒的暴君一旦做出决定便再难挽回。只有一个恩典被授予宣判有罪的人——准许他自杀以保持名誉。
利休遗偈,元伯宗旦书,表千家不审庵藏。
自觉气运将尽的利休,在家中留下遗偈:“人生七十,力囲希咄。吾这宝剑,祖佛共杀。”于天正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与世长辞。
利休选定的自决之日到了。他通知了几位重要的弟子,来参加最后的茶会。到了约定时间,客人来到门廊前,心中充满悲伤。他们往庭院里望去,树木也仿佛在难过地颤抖着,沙沙作响的枝叶声中,仿若游魂野鬼低语不已。灰色的石灯笼,似乎是地狱门前严肃的岗哨。一阵异香从茶室里传来,召唤客人入内。大家进入茶室,依次落座。壁龛悬挂着一位古代僧人的书法真迹,写道“万事皆空”。炉上水沸声起,像是蝉为夏日消逝而不舍的哀鸣。主人稍后进入茶室,依次为客人敬茶,等大家默默喝完,才一饮而尽。按照已有的礼节,主客请求检视茶具。利休把它们全部展示出来。在客人表达他们的赞美之后,利休分给大家每人一件,留作纪念。他只留下茶碗。“被不幸的人沾染过的东西,不能再给世人使用了。”说完,便将其摔得粉碎。
里千家今日庵又隐席内部。
茶会结束, 客人强忍泪水, 与主人诀别。利休留住一位亲近的弟子,来见证自己最后的时刻。他脱下茶服,露出早已穿好的洁白丧衣,叠好茶服放在席子上,定神凝视寒光闪烁的短剑,吟诵绝唱——“来吧,永恒之剑!杀佛弑祖,劈开去路。”利休脸上泛起微笑,踏上了未知之路。
译者谷泉
读库的老读者钟麟老师曾经问:“谷泉是谁?《茶书》的后记写得壁立万仞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33py7rp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集视频中出镜的,就是译者谷泉。
在制作翻译《茶书》的同时,谷泉老师带领读库几个小伙伴做竹刀。原材料就是从楼道垃圾桶捡来的竹筒。他买好小刀和创口贴,煲好高汤,准备着午饭在工作室等我们。
分给我的原材料。他没有过多的嘱咐,甚至不用我去想要用它来做什么,只要用刀去一点点削就可以了。它自然会给你答案。
九个小时之后,和原材料对比一看。一把竹制裁纸刀初见形状。我竟然就这样得到了一把一直很想要的、用来裁开毛边书的竹刀。后来我将这把竹刀用五千目的砂纸打磨得光亮至极,同事经常会借去裁开毛边书。
图片中是我几样随身携带的东西,竟然都和谷泉老师有关。他做的南红项链,钱包和收纳包拉锁上的绳子都是他用颜色协调的绳子按照古法缠绕打结,裁纸竹刀上的金属环是他几年来走在大街上捡的。每一样都被千万次地问过:哪里可以买到和这个一样的?
上周,我给谷泉老师寄去几本《茶书》毛边本,请他签字、钤印,做读库回馈读者之用。完成以后,谷泉老师还另外创作了六幅书法小品,折于书封之内,算是一份惊喜,赠予那些不能谋面的、爱书的朋友。几句戏言,分别是“天心赤裸”、“混蛋先生”、“老鲜肉”、“不过瘾”、“东方在此”和“五浦归来”。它们刚好勾勒出冈仓天心一生放浪形骸的几个瞬间。
如此皆是表面。天心实在是禅门弟子,既明了不可为而为之的空虚寂寥,也熟谙人生百年,何不就是当下风流快活。所以,一个放荡公子,一个大学校长,一个香艳情人,一个乡村野老,种种不和谐、不稳定的符号,统统被他囊括。
有一年,谷泉老师在东京艺术大学一座凉亭里看见天心的雕像。那里的夏天,也是炎热。宽大的天心,瘫坐在椅子上。四周绿荫掩映,蚊虫乱舞,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简直是神了! 想到这里,他没有一挥而就,而是用了双钩留白的方法,希望给观看者碑拓一般,非常正式的感受。因为,东方的真理都是来自于矛盾的两极。
福利1:购买原文链接里的十套汉声茶礼盒套装,各加送一本《茶书》。
这是我用这个茶盒包袱皮改装成我的夏日出行包 。
2在留言区分享一个故事,我会送出谷泉老师精心制作的毛边书外加一个数量极少的《茶书》笔记本。来看看这份特别礼物长什么样吧。
天心赤裸。
混蛋先生。
老鲜肉。
不过瘾。
东方在此。
五浦归来。
谷泉手书《茶书》藏书票。
染黑纸铃印,谷泉。